前不久有版友希望学习基于货位的收发存管理系统的设计,考虑了一下这个问题,觉得有些趣味,便动手写了这个示例。
基于货位的收发存,实际上只是在基于货品收发存的基础上,增加了一层货位的数据。当然,增加了一层数据,意味着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了一些。问题在于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,不能带来操作的复杂程度提高。也就是说要将系统的复杂处理藏起来,让用户感觉不到。要想达到这个目的,并非仅仅靠编程的手段能实现,而是要约定管理上的处理流程必须符合某种要求。比如,有多个货位存放同一种货品,那么就约定,必须顺序的进行存取,而不是随意的存取。这样的约定,实际上是约定了一种算法。有了算法(哪怕算法很复杂)我们就可以由计算机去计算,而无需人脑去判断和选择。
由于这个示例并非一个真实的需求,所以设计是基于一些假设的场景。至于假设的是否合理,我就说不清楚了。所以你希望从这个示例中学习点什么,那么就不要求全责备。可以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各取所需。
示例:
点击下载此附件
视图: